历史文化学院慰问雄安新区考古工地实习师生

2022年7月9日,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张国柱、考古学系专任教师牛东伟一行前往雄安新区南阳遗址和东牛东庄遗址,代表学院看望和慰问参加田野考古实习的2020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

在参观遗址过程中,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雷建红主任、任涛主任、石守仁老师详细介绍了两处遗址的情况以及本年度发掘的具体收获,并对参与实习工作的河北师大考古师生给予了很高评价。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考古领队和带队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的田野考古实践能力快速增强,目前已经熟练掌握了布方、发掘清理、绘图、拍照、记录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技能。

实地考察结束后,张国柱书记一行走访了考古队驻地,在南阳遗址工作站参观了文物陈列室,观看南阳遗址考古宣传片,听取了实习指导老师马立志的工作汇报,并参加了师生座谈会。张书记代表学院对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各位领队老师表示感谢。他详细询问了实习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肯定了大家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并就临时党支部建设提出要求,希望实习师生不断创新实践、开拓新知,圆满完成考古实习任务。在场师生表示,将会以更严谨的态度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之后的实践工作中,努力在田野考古实习中收获更大的成绩。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积极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合作,目前已有连续数届师生参与南阳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两家单位密切协作,为培养青年考古人才、服务雄安新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南阳遗址位于河北保定市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镇南阳村,面积为42万平方米,是雄安新区内保存面积最大、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处古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2017-2022年的考古工作,基本确定了南阳遗址的主体文化遗存是东周至汉代的燕文化,主要文化内涵为两座战国城址。南阳遗址是燕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阳遗址为中心的大清河流域是东周时期燕国南部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对南阳遗址及其周边近40平方公里的区域考古调查,发现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的“大南阳”遗址聚落群,面积近18平方公里,遗址、墓地数量达13处,文化遗存年代自新石器时代延续至宋金时期。“大南阳”区域是一个重要的标尺性考古基准点,是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

参观遗址现场

东牛东庄遗址合影

南阳遗址合影

座谈会-南阳遗址工作站

分享到